菟子丝_百度百科
菟丝子,又名黄丝、黄腾子,属旋花科,一年生寄生草本,全株无毛,黄色,茎细缠绕,多分枝,无叶,花多数,它的繁殖靠种子进行,种子外壳坚硬,最适应发芽温度在22℃至28℃,在土层3厘米深条件下种子能活1至3年。它既可以无性繁殖,又可以种子繁殖。其繁殖量惊人,菟子丝一旦蔓延开来,危害之大,难以估量。
菟丝子系在害的寄生性杂草,它缠绕在寄生植物上,吸收寄主植物的营养,甚至会造成寄主植物死亡。
防治菟丝子的办法一般采用人工剥离法:将缠绕在乔木灌木上的菟丝子进行全面清除,最好的办法是将其连根拔起并烧毁。
第三种办法是采用草甘磷化学防治法:当菟丝子缠绕寄生植物并开始危害时,是喷药防治的最佳时期,将10%的草甘磷水剂1公斤兑水400公斤(要严格控制用药量)搅匀喷洒在就菟丝子缠绕的寄主植物上,就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为了及时防止菟丝子的蔓延和危害,可以抓住有利机会综合采用上述几种防治法,效果会更佳。
另一种方法是在春季采用土壤深埋法,抑制菟丝子的种子萌芽,防止其在绿地上蔓延。
声明: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,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,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,请勿上当受骗。详情
科,菟丝子属。一年生草本,缠绕寄生。茎纤细、黄色,无叶。随处生有吸盘附在寄主上。夏秋开花,花小,白色,常簇生于茎侧。苞片和小苞片小,鳞片状。花萼杯状,5裂。花冠壶状或钟状,顶端5裂,裂片向外反曲,宿存,雄蕊5枚,与花冠裂片互生。蒴果扁球形。种子细小,淡褐色或棕褐色。是一种寄生根。我国分布普遍,常寄生于豆科、菊科、藜科等植物上。对大豆等作物危害较大,也对胡麻、苘麻、花生、马铃薯等产生危害。种子入药,功能补益肝肾、主治肾虚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