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茶叶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化学发光研究[J]
蒲吉霞;四川棱子芹属(Pleurospermum Hoffm.)系统学研究[D];四川大学;2007年
向德军;掌叶覆盆子提取物的温肾助阳作用研究[J];广东药学院学报;2002年03期
杨序娟;接骨木中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[D];沈阳药科大学;2005年
陈伟;杜仲叶片绿原酸、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[D];南京农业大学;2007年
梁峰涛;白花泡桐叶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[D];兰州大学;2007年
赵宝玉;疯草(甘肃棘豆)生物碱系统分析及其毒性的比较病理学研究[D];西北农林科技大学;2001年
贾忠建,费厚满,李瑜,朱子清;水母雪莲化学成分研究(Ⅰ)[J];高等学校化学学报;1986年09期
罗建光,孔令义;巴西甘薯叶亲脂性成分研究[J];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;2005年02期
贺清辉;李会军;毕志明;李萍;马少哲;;红腺忍冬藤茎的化学成分[J];中国天然药物;2006年05期
陈乃东;胡枝子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春花胡枝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[D];安徽师范大学;2007年
张卫东,陈万生,孔德云,李惠庭,王永红,杨根金;中药灯盏细辛化学成分的研究(Ⅰ)[J];第二军医大学学报;2000年02期
胡浩斌;郑旭东;;黄花杜鹃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[A];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[C];2006年
王永宏;京尼平的微生物制备及其作为交联剂的应用研究[D];四川大学;2007年
尉建杰;健骨Ⅱ号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和BMP-2表达的影响[D];黑龙江中医药大学;2007年
罗丽萍;甘薯叶柄藤中试综合提取的活性多糖、类黄酮构成及生理活性研究[D];南昌大学;2006年
范小兵,李慈娟,沙大年,胡卫乐,胡天喜;邻菲罗啉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羟自由基的建立[J];基础医学与临床;1998年06期
宗玉英;叶兆波;董婷霞;车镇涛;;桑白皮中桑辛素的含量测定[A];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[C];2006年
付开聪,连守臣,冯德强,张绍云;黑节草资源的应用与开发[J];中草药;1999年09期
赖小平;叶木荣;陈建南;侯少贞;李耿;;狭基线纹香茶菜的保肝药效研究及活性成分鉴定[A];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[C];2006年
周小江;贾敏如;曾南;;苗瑶医习用药肺经草止咳化痰作用的成分部位初步筛选[J];中国民族医药杂志;2005年04期
罗群会;滨蒿(Artemisia scoparia)抗缺氧活性成分的研究[D];沈阳药科大学;2006年
豆传娜;茵陈杀螨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[D];西北农林科技大学;2007年
薄海波;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[D];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(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);2005年
邱瑞霞;瑶药水杨梅(Adina rubella Hance)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[D];暨南大学;2006年
刘宇;从催吐萝芙木中提取利血平和育亨宾的工艺研究[D];上海交通大学;2008年
胡浩斌;郑尚珍;郑旭东;;东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[A];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[C];2004年
粟晓黎;林瑞超;王兆基;关锡耀;徐树棋;丁大伦;郑秀云;冯国培;;毒性中药鬼臼质量标准研究[J];中成药;2006年03期
谭明雄,王恒山,黎霜